党群工作

全局地质测试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获奖团队侧记
浏览次数:4071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4日 00:23:53     来源:党办  

全局地质测试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获奖团队侧记


    10月29日,省地矿局地质测试地质物探技能大赛鸣金收兵,来自全局系统28个单位代表队的110名测试、物探专业精兵结束了“大比武”,我所地质测试代表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人的好成绩。奖牌和证书无疑是最为有力的肯定,但是对于单位、对于参赛队员的收获却远远不止是荣誉。
    冠军单位是如何做到的
    作为实验测试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堪称安徽局实验测试排头兵的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面对本次全局层面的技能大赛,拿到第一名是理所当然,拿不到第一名就会闹成大笑话,从所领导到参赛选手乃至全所职工都在无形中背负着“夺金”的压力。
    近年来,在各单位逐渐加强实验测试队伍建设,引进人才、送培送训、更新设备的大背景下,技能大赛无疑给大家提供了展示技术实力的大舞台,也是检验水平查缺补漏的好机会。各路精兵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与大赛的日益临近,所领导、所工会、总工办、分析测试中心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在确保正常生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认真组织选拔,精心开展集训,协调工作时间,为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字招牌非朝夕之功,地实所人厚积薄发只争朝夕。56年的默默坚守、执着前行,8年沐浴于加强地质工作春风中的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在全国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评比中位居前列;在全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评价项目样品测试招标中,浙江、广西、青海、西安、天津等多个图幅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项目先后中标;这些基础地质成果的取得对地质找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部分测试方法技术引领全国先进水平,受到中国地调局专家组的好评。数万件样品在这里进行了分析“探秘”、数万份精准报告从这里新鲜出炉,并及时交送到地质找矿一线。
    技术创新,引领前沿。2014年8月,由我所承担研制的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成果《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安徽省地方标准已颁布实施,包含X射线荧光荧光光谱法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等离子体质谱法多元素含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砷、锑、铋、汞含量的测定等11个分析方法,可适用于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44个项目检测。经审定专家组认定,该项标准技术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填补了我省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技能培训,寓教于行。8月29日下午,在所总工办的指导下,所团委组织开展了化学分析专业青年论坛试讲活动。 两位年轻职工按照即将在武汉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活动要求,先后模拟讲解了她们的论文《氯胺T-四碱体系测定土壤中碘量曲线的研究》、《岩石中锆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通过开展试讲活动,让即将参加第三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的同志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意见。也让与会的青年同志了解了青年论坛,为以后参加论坛打下了基础。对促进青年职工成长,服务我所科研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建章立制,保驾护航。为改进和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效能监督方面出台了《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暂行办法》。在规范生产秩序,强化内部科学管理方面出台了《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消防安全责任制》、《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
    地质找矿的“火眼金睛”便是这样练就的,冠军单位就是这么做到的。
    冠军队伍里的精兵强将
    刘玉纯,本次技能大赛地质测试项目个人综合成绩一等奖获得者,被授予全局劳动能手称号,目前系我所分析测试中心无机室主任。为了备战本次大赛,一套《岩石矿物分析》(第一~四册)共有4107页,他硬是利用下班后休息时间温习了一遍。他还逐词逐句地把《分析化学》(上、下册)足足看了三遍,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八月中旬因病住院的几天时间里,他也不忘把书带到病床上看。通过充分扎实的学习,他对地质样品分析基础知识、地质分析仪器基本原理、岩石分析、非金属矿石分析、金属矿石分析、水分析、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等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使以前掌握的一些零散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取得了理论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问及本次比赛的体会时,他坦诚地说,当时自己觉得,可能实践操作方面不如各个地质队同行,一定要在理论考试上多下些功夫,争取多拿分,作为选手里的老大哥,一定要为年轻队员带好头。所以埋头钻进书本里,给自己补课。通过这次竞赛活动,我感到理论知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这些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对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实践操作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称量试样的速度和准确度均大幅度地提高,滴定操作的动作也愈加规范。但也清醒地看到自己与同行们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以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努力,向同行学习看齐。此外,通过这次竞赛活动,心理素质和胆量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提高。
    马海萍,本次技能大赛个人综合成绩二等奖获得者,被授予全局劳动能手称号,目前系我所分析测试中心无机室工作。  
    2011年毕业初到单位不久,她被分配到分析测试常量分析岗,这个岗位的样品种类及分析方法都比其他岗位要多,对于从事测试分析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打好基础及系统学习分析测试的一个很好机会,但由于待检样品较多生产任务较紧的问题,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机会。作为新到单位的职工,所领导却给了她一个这样的机会,让她十分的感谢与感激,也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辜负领导的期望。虽然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与误解,但比起收获来说这些都已经微不足道,她得到了迅速成长。这次全局技能大赛,在顺利通过所里举办的两轮选拔考试之后,她正式成为主力队员,和其他同事一道肩负起参赛的重任。
    作为一个刚到单位两年多的新人,能够代表单位参加这样的比赛,是机会更是挑战。由于平时上班比较忙,不是生产就是科研课题,只能利用下班时间复习备战,在经历了各种浮躁坐不住之后,渐渐的进入状态,做到了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期间,部门领导乃至所长一直都在鼓励和督促她,给了她很多信心。
    说到本次考试的感受,这个二等奖获得者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在比赛进行到称量环节的时候,因为压力太大,过于紧张的她打起了退堂鼓,差点放弃了比赛。但是想到这次考试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着单位的水平,在带队领导和同事们的安慰和疏导下,她迅速平静心情,尽自己所能控制情绪,最终顺利地完成此次比赛。“比赛结束,团体第一,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感到很欣慰,对我个人,我感觉还是有些遗憾,像领导说的,如果发挥正常,本应该可以更好。但从这次比赛,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以此为起点,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这个80末出生的女孩如是说。
    孙月婷,团体第一成员之一,目前在分析测试中心有机室从事工作。本次技能大赛虽未拿到个人名次,但是凭借她稳定可靠的发挥,为拿下团体第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80后的年轻妈妈,面对繁重工作、回家带娃、备战大赛三重任务的挑战,出色完成了“三线作战”的任务。
    虽然与个人奖项擦肩而过,但是团体第一的荣誉让她感到很欣慰很开心,对她来说收获依旧是沉甸甸的。在经历本次比赛的过程中,除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她一边再次打开“尘封已久”的书本,一边积极向同事请教问题。在复习的时候,她一直把基础理论当成重点,忽视了实践技术。而这次竞赛正好重点考察了实践技术,现实狠狠地提醒了她,在工作之后以检验实际工作水平和能力的竞赛当中,仅仅依靠学校传授的那些东西是不够的,不加思考的机械操作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掌握了理论之后,在进行大量、多样的操作基础上,经过积极主动地思考现象解释现象和原因,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分析工作者。
    在焦急等待比赛结果的时候,她不断的打听消息,担心花落旁人。通过这次比赛,她深刻感受到团队荣誉和使命感的存在,切身体会到领导、同事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大赛落下帷幕,她说,“希望之后的工作中,我们能一直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也希望所有的年轻职工都能够珍惜和利用单位给我们创造的各种条件,锻炼自己展示自己。”
    杨俊,团体第一成员之一,目前在分析测试中心无机室从事工作。当初得知全局将要举办地质测试技能大赛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距上一次全局规模的专业比赛还是在30年前,机会难得。参加技能大赛一来可以展示一下平时所学,为自己添色,二来可以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地质测试工作者留下来的荣誉,为单位争光。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他从众多同事当中脱颖而出,进入参赛选手行列。
    经过2个多月的准备,信心满满的他走进了比赛的考场,没想到第一个考试项目就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 27日下午的测试理论考试当中,一开始拿到卷子时,感觉有点懵了,他发现自己备考复习的范围与竞赛考察内容不太一致,“押错宝了!”面对这种情况,他没有慌乱,而是通过主攻把握大的题目,果断把没有把握的题目留到最后,用排除法来答选择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了笔试考试。在接下来的2实验操作考试中,由于“立功心切”,滴定操作过程中在用移液管移取待测液时,移到第6次时,待测液液面下降,因为没有及时把移液管向下探,移液管管头漏出了液面,洗耳球吸空了,导致没有一次性吸液成功,在操作规范上扣了分,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谈及本次大赛的感受,他说道,“从选拔到备战再到比赛,所领导和同事们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导。通过这次技能大赛比拼,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面有待提高,自己是学化学的,对地质这块的知识比较短缺,今后会多向老师傅和书本多多求教,也希望单位能重视培养分析测试人员的多面性。最后,感谢我们参赛队员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取得了比赛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