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领域
审查会现场
省国土厅副厅长俞凤翔主持审查会
省地矿局地矿处处长江来利担任评审组组长
所长刘文长在审查会上讲话
审查会现场
8月19日,受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委托,由我所承担申报的《合肥市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审查会在肥举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俞凤翔出席并主持会议。评审组由省国土厅、省林业厅、省环境保护厅、省旅游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省地矿局地矿处处长江来利担任评审组组长。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大蜀山森林管理处、肥西县国土局、紫蓬山管理委员会等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出席了会议。我所所长刘文长、党委书记朱效中及地调中心项目组成员等参加了会议。
合肥市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位于安徽中部,公园分大蜀山园区和紫蓬山园区,总体面积约为135.78Km2。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古火山地貌、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等地质遗迹。地质遗迹特色明显,地貌景观优美,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两园区具有各自突出的地质特色:大蜀山园区是以典型的火山岩地貌景观为主。地质旅游资源主要以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为特色,园内有古火山喷发而成的蜀山奇峰,并伴有环状、放射状断裂。还有火山颈相、火山通道相、火山熔岩瀑和各类层状节理等火山机构遗迹。此外,园区内地质遗迹还包括有古近系大蜀山组地层的层型剖面;出露有火山玄武岩与白垩系张桥组砂岩地层的不整合接触面;有反映大蜀山火山喷发旋回的含砾凝灰岩标志层。
紫蓬山园区地质旅游是以出露合肥盆地基底物质和侏罗纪沉积岩地层剖面为主要特色。出露有上新太古界霍邱岩群与侏罗系防虎山组的不整合面。区内防虎山何老庄、巨新附近设立有代表合肥地区早、中、晚侏罗世地层的标准层型剖面。地质遗迹还包括了中侏罗统圆筒山组与上侏罗统周公山组不整合接触面、早白垩新庄组与晚侏罗周公山组的不整合接触面。
紫蓬山园区由后期构造运动和分化侵蚀而成的地质遗迹还有许多。如由多组断层切割形成的断层崖,有断肠崖等;由沿断裂或节理交汇部位风化冲蚀掏空后形成的岩石洞穴,有神仙洞、仙人洞等;由古崩塌坠落的岩块形成的象形石,有蟾龟石、石象、莲花阵石、长凳石等。由经过剥蚀冲蚀作用形成的凹谷或洼地,有神仙谷、神仙湖、打子塘莲花池等。
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基本保持自然状态,即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其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对比意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较高。建立地质公园对保护这一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促进合肥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高度重视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一贯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先后邀请了多家科研单位进行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和保护开发论证等,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地质研究提供更好的基地。我市及大蜀山森林管理处、紫蓬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计划加大投入力度,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开发,争取把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建成一流的地质公园。并委托我所承担项目申报工作,针对项目要求,我所地调中心项目组认真组织开展了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和保护开发论证工作,形成了科学可行的项目方案。
会议对《合肥市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申报书、综合考察报告、规划建设初步方案进行了评审论证。专家组一致认定,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已满足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的条件,同意其申报省级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