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图为锡石中典型多相包裹体及其拉曼三维成像图
我所在包裹体的拉曼光谱三维成像研究中获得新成果
近日,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依托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在地质找矿应用中的研究》,完成了包裹体拉曼三维扫描成像技术建模。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完整地呈现包裹体所含全部组分,而且能够更精细地刻画包裹体内部各组分接触关系及各相体积占比,以此来定量反演被捕获流体的组成,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相关成果已在国际SCI期刊发表。
包裹体是成岩成矿过程中被捕获在矿物晶格缺陷中,且至今仍封存在矿物晶格中的物质。它不仅在地质和成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记录了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包裹体拉曼三维扫描成像技术应用于矿床研究中,可揭示流体成分的空间变化。结合包裹体测温,可推断各成矿阶段的温度和压力,展示温压条件在空间上的变化,追踪流体运移路径,推测成矿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基础地质工作,高效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该研究成果在第八届世界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上作了学术交流,获得与会者广泛关注。(总工办 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