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近日,由我所岩矿鉴定技术研究室承担的《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区铌矿赋存状态研究》项目,通过了安徽省地勘局科技信息处组织的阶段性工作进展与初步成果检查验收。
据313地质队提供的前期分析资料,部分样品含铌达0.01-0.035%,(钽矿化不明显)而边界品位为0.01%(换算后),因此查明铌的赋存矿物、赋存含铌矿物的岩体及银山矿田含铌岩体的分布十分重要,涉及到在该矿田确认铌矿床的存在和铌的找矿方向与标志的大问题。
省地矿局组织专家对该成果报告进行了验收审查。该项目通过成矿条件的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如下:
1、含铌矿物:含铌矿物为含铌金红石、铌金红石、及极少的铌铁矿,以含铌金红石为主。
2、含铌金红石的成因特征:金红石的形成具有多样性,诸如原生、变质、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等蚀变、副矿物榍石等蚀变。现阶段研究成果表明:铌元素主要含在由榍石蚀变的金红石中,不仅榍石中铌含量0.X%,在新生的金红石中达数万X.0%。在新生金红石中,常保留榍石残留或整体呈榍石假象,并且在蚀变过程中有铌加入。
3、含矿岩体:含矿岩体为石英正长(斑)岩、黑云母正长岩、正长花岗岩中。以石英正长岩为主,次为黑云母正长岩。
4、含矿岩体蚀变特征:含矿岩体普遍具有弱黄铁绢英岩化、绢云英岩化蚀变,主要表现为黄铁矿、石英、绢云母、白云母集合体呈细脉状、网脉状交代岩石中矿物及黑云母被白云母交代现象,越近地表蚀变越强,且地表样具铁染及针铁矿、水针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现象。未见深部钼矿体中常有的硅化、钠化、钾化、碳酸盐化、硬石膏化、萤石化等蚀变现象,显示蚀变温度低于钼矿化相伴的蚀变。
研究成果证明铌矿化与钼矿化无关,表现在钼矿化达边界品位以上的地段,无铌矿化;铌矿化的蚀变类型与形成温度明显区别于钼矿化。关于在银山矿田铌矿的找矿远景形成初步分析如下:
1、银山矿田的钼矿化与铌矿化无关,即铌矿化并不局限在钼矿区。在银山杂岩体中,不同类别的侵入体众多;Nb元素的克拉克值为0.002%,Ta元素为0.0002%,而该矿田岩浆岩的平均背景值分别为0.008%和0.001%,为进一步寻找铌、钽矿展示了良好前景。
2、一旦确认富铌、钽岩体特征及确认了找矿方向;确认了铌、钽的赋存状态与蚀变特征即确认了找矿标志。本课题成果确定了铌矿勘查的可行性。
3、金红石是广泛存在的副矿物,更多的存在于何种岩体?鉴于其成因具有多样性,不同成因的金红石含铌率如何?尤其是变质岩中的金红石含铌如何?本课题的成果不仅开拓了铌的找矿远景,更是指出了找矿方向,缩短找矿周期。
(岩矿鉴定技术研究室 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