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所属各单位:
现将《2013年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立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转发给你们,请按《指南》及所《关于申报2013年科研项目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立项建议书的编制和申报工作。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总工办
2013年1月17日
关于印发2013年度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立项指南的通知
各市国土资源局,广德、宿松县国土资源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2013年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立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按《指南》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立项建议书的编制和申报工作。
2013年1月9日
2013年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立项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科技项目为抓手,通过科技攻关,增强科技为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双保行动的支撑服务能力,为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立项原则
(一)紧紧围绕地质找矿突破急需解决的基础地质和勘查技术方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地理信息快速更新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促进地质找矿和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平。
(二)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增强我省国土资源科技研究力量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做好与国家项目及以往开展的项目衔接工作,避免重复立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立项重点
(一)开拓找矿新领域研究,加强松散层下、红层下、推覆体下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研究;
(二)加强大地构造与成矿作用研究,完善成矿理论和矿床模型,为矿产勘查部署提供依据。开展皖南、大别山区大型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研究;
(三)开展重要成矿区、重点勘查区地质资料集成开发及找矿预测研究;
(四)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综合利用研究,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评价示范,建立我省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体系;
(五)开展浅覆盖区综合物化探技术方法的组合应用研究,推进航空地球物理、地面地球物理和深穿透地球化学以及钻探等方面的隐伏矿和深部矿勘查技术方法创新和体系建立,完善矿床勘查地球化学定量评价和找矿靶区优选的技术方法,并选择代表性地区进行示范;
(六)以浅覆盖区和老矿山深部找矿为目标,在电、磁、重、震等领域开展探测技术研发,提升自有知识产权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水平;
(七)开展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查开发与利用技术研发,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
(八)开展多领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应用研究,进一步充实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拓展在政府各部门中的应用服务功能;
(九)继续开展国土资源科普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
(十)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对地热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经济评价、综合评估等研究;
(十一)开展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形成机理、演化规律、成灾机理、风险评估、风险区划研究;
(十二)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等方向研究,为建设绿色矿山提供科技支撑。
四、申报要求
(一)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按附件1格式要求,编写项目申报书,申报单位必须对申报书进行审核,并加盖单位印章。
(二)经费预算参照《安徽省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经费预算标准》(暂行)以及其它有关标准,根据申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据实编制,列出总概算、分项和年度概算。
(三)省国土资源厅委托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负责项目申报书受理、资料审核、论证等工作。申报书一式五份(附相应磁介质文件)报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
(四)市国土资源局、厅直属事业单位、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校(所)、企业均可申报,提出项目申报书,由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并优选项目进入项目库。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工作需要和年度科技工作经费预算,从项目库中提出年度项目立项意向并发布公告。在择优确定项目承担单位时,同等条件下项目建议单位具优先权。
五、报送时间、地址及联系方式
报送材料截止时间:2013年2月28日17:00前
报送地址:合肥市屯溪路296号地矿大厦8楼803室
联系方式: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外事处
nbsp; 李 明 0551-62553215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
唐敏惠 0551-64681615 马连新 0551-64652563
附件1
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申报书
项 目 名 称:
申 报 单 位:
主 管 部 门:
通 讯 地 址:
联系人、电话:
申 报 日 期: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制
编 写 说 明
1、本申报书适用于申报科技项目立项时使用,并经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
2、申报单位指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3、主管部门指申报单位所在的上一级管理部门。
4、文本规格为A4开,封面格式不变,正文一律用小4号宋体字打印,标题用小4号黑体字打印。一式四份。
项目申报书编写提纲
一、 项目概述
二、 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 现有研究基础、特色和优势
五、 应用或产业化前景、科技发展或市场需求
六、 研究内容(含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
七、 年度分阶段计划安排
八、 预期目标(含技术和经济指标)
九、 主要研究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十、 经费预算(含细化预算支出)
十一、项目的风险分析(含技术、市场、环境影响的风险分析等)
十二、主管部门或评估机构的意见
十三、附件(包括项目主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